巫永睿

Wu-1.jpg

课题组长:巫永睿

19772月出生,四川成都人,博士,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,研究员。主要研究方向是玉米胚乳发育与品质遗传改良。


教育经历:
2000/092005/07,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,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博士。
1996/092000/07, 兰州大学 生物系基地班 生物学本科。


工作经历
2013/04~至今,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(原中科院上海植生所),研究员。
2007/042013/04, 美国罗格斯大学瓦克斯曼研究所博士后。
2005/072007/04, 中科院上海植生所工作,浙江省湖州市科技局挂职副局长。

 

奖励荣誉:

2021,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;

2019,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;

2019,上海市科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;

2019,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科技奖,热带亚热带玉米骨干亲本创制及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,番兴明,刘丽,徐明良,巫永睿等,排名第四;

2018,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,证书号2018AC065-R-004,热带亚热带玉米骨干亲本创制及杂种优势,主要完成人番兴明,刘丽,李自卫,巫永睿等,排名第四;

2018,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;

2014,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;

2013,海外人才计划。

 

研究兴趣:

1、玉米籽粒灌浆的分子遗传调控网络研究,重点是鉴定上下游新的调控因子及各调控因子的互作关系,能量和物质在胚乳和胚之间的分配和调控,探索植物储存物质合成和调控的进化保守机制,具有模式意义;

2、影响玉米胚乳发育及与产量、品质形成的关键基因克隆与功能解析,重点是通过筛选和克隆影响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单基因突变体,揭示胚乳发育调控的新机制;

3、优质高蛋白玉米形成的复杂遗传学机制解析,通过关联、连锁及精细定位相结合的方法克隆QTL,解析它们的功能,期望能找到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基因。

 

主要成果:

    巫永睿长期致力于玉米胚乳发育和品质分子遗传研究,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,包括:(1揭示玉米胚乳形成与灌浆调控新机制。发现马达蛋白ZmKIN11调控胚乳细胞分裂和胚乳特异转录因子ZmGRAS11调控胚乳细胞扩张,揭示了玉米籽粒大小形成新机制 (Plant Cell, 2019a,封面故事;Mol Plant, 2022)发现玉米籽粒灌浆起始总开关”ZmABI19ZmbZIP29,揭示了ABA信号通过SnRK2.2激酶介导的磷酸化途径调控灌浆的重要分子机制 (Plant Cell, 20212022),建立了O2VP1为核心的下游转录因子灌浆调控网络(Plant Cell, 20152019b; PBJ, 2019);发现胚乳特异转录因子PLATZ12通过调控tRNA5S rRNA表达从而调控胚乳灌浆(Plant Cell, 2017)。(2)发现多个对玉米籽粒品质改良有重要价值的基因。克隆草酸代谢关键酶草酰辅酶A脱羧酶,揭示了该酶对玉米胚乳外观和营养品质的重要调控机制,为改良草酸含量高的蔬菜提供了候选基因(Plant Cell, 2018);解析了类胡罗卜素调控玉米硬质胚乳形成的分子遗传机制,为培育高β-胡罗卜素硬质玉米奠定了基础(Nat Commun, 2020a)。(3)解析优质蛋白玉米形成机制。克隆和功能解析了优质蛋白玉米形成的主效因子,开发了可以准确检测所有优质蛋白玉米的分子标记(PNAS, 2016a),提出了更优越的优质蛋白玉米分子育种方法(PNAS, 2016b);解析了优质蛋白玉米选育的基因组结构变异(Commun Biol, 2019Nat Commun, 2020b),该工作被评为2020中国农业科研亮点工作。获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;多次受邀在国内外会议上做大会报告;主持和参与了12项重要科研项目;先后获得青千,优青,杰青和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项目资助;培养教授5名,1名博士获得吴瑞奖学金,1篇博士论文入选中科院百篇优秀博士论文;2021年被评为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。